到底是統計學還是預測學 ╳大悅

這到底有甚麼好爭執的?! 對我而言,最後會準就好,管他甚麼學XD

 

不過誠如老師一直在耳提面命,不管是命理學或占卜都是屬於"預測學",而非統計學,不能否認這些大數據多數的確能提供高度的準確率,但他們終究是預測時所能利用的資料庫數據。老師,你說的每個字我都認得,可是兜在一起卻很難懂XD

換個方式來形容,大悅年輕的時候都是看任立渝的氣象播報、現在的年輕人看的是淑麗吧?! (哈哈~拉回來) 氣象專員,需要在新聞節目裡面播報氣象預測,這周會下雨、下周有颱風…等等,但是,新聞節目裡用的是”預測”兩個字,為什麼?相信氣象局所擁有的資料庫(大數據)應該是龐大到不行,既然如此,為什麼還是會有出現失準的時候?是的,因為地球環境就是一個最大的變數,地殼的變動、人類每天的行為都有可能造成氣候的異常,誰也沒想過因為一個新冠肺炎會讓空氣污染率大幅下降,連印度人都看的到喜馬拉雅山了!! 所以大數據可以用來參考,而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變遷就成為了即將面臨的變數,這個屬於未來的變數也是需要納入預測的一環囉!

題外話,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包紅包給氣象預測員,因為他們一直在洩漏天機XD

 

好啦,就算命理是這樣的一個邏輯,那占卜又是怎麼一回事?

有聽過天人感應論嗎?在還沒有文字出現的遠古時代,人類要如何知道這趟出門能否遇到好天氣?能否順利捕到獵?在現代有許多設備能夠輔助,但是在當時唯一能靠的就只有自己! 所以人們開啟天線,隨時接收大自然傳遞而來的訊息,這一個流程我們就可以視為當時的預測概念。

隨著文字的發明,開始有人將這些長久累積下來的資料庫給記載下來,加以整理編撰,成就了華人一本最有名的籤詩”易經”,用來解釋所有的卦象。說到底,占卜也是一種預測的邏輯囉!不過相較於傳統命理的推論,占卜一般只會運用在當下或是短時間內的預測,畢竟訊息來源並不多,就像是你去廟裡拜拜博杯一樣,因為你所處環境或是心境的改變等等因素,這個月跟下個月博的杯結果就可能不一樣囉!

好啦,碎念了很久,其實就是想要抒發一下這段時間以來的腦神經混亂,每個老師、文獻來源可能講的概念都不太一樣,不管如何,在學習命理的這條路上,我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邏輯與理路,只要能夠準確、又何必強迫每個人都要接受與自己一樣的理路與方式呢?對吧!!

大悅

張貼留言

0 留言